抑郁症的成因
1. 遗传因素
抑郁症与遗传基因、家族病史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一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2. 性格因素
像其它精神心理疾病一样,抑郁症的发生与患病个体本身的个性和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内向、不善於沟通;情绪容易波动﹑紧张;凡事执着﹑要求过高、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都会使个体对于消极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导致在遇到一些生活事件如亲人生病、工作不顺等其它一些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于出现抑郁情绪。
3. 环境因素
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生活事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对个体产生打击和造成失落感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诱发抑郁症的产生,如丧偶、离婚、失业、退休、欠债、长期患病、工作压力过大等负性生活事件。
4. 生理因素
除了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以外,一些生理因素也会造成抑郁症的出现。比如脑部荷尔蒙化学物质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或者是受疾病、感染、酒精和药物的影响都有可能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影响,引发抑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部分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以及其它一些精神疾病治疗类药物,如抗焦虑、失眠药物等也都有可能引发或者加重个体的抑郁情绪。另外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也比常人较高。
抑郁症的分类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从发病原因上,主要有两大基本类型:
1. 内源性抑郁症
临床上没有明显病因或诱因的抑郁症类型,主要由于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所致,有的可发现有家族遗传史。部分病人在发病前可找到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但这些刺激因素的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按平常人来说不足以构成致病因素,即所谓由病人内部生理化学物质代谢、或患者自身长期的消极性格等病理和心理因素所导致的抑郁症类型。
2. 反应性抑郁症
又称心因性抑郁症,主要由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内心的矛盾冲突所致。患者在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往往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后急性发病,如遭遇天灾人祸、亲人突然离世等。
这两类抑郁症的共同点是,在治疗原则和诊断原则上是相似的;区别在于,反应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可能要好于内源性抑郁症,恢复较快,病程短,复发几率较少。且在临床特点也有所不同,前者常有焦虑、激惹、恐怖、心理不稳定等情感障碍,后者以睡眠障碍、纳呆、体重下降等躯体障碍为突出。
除上述两个基本类型外,抑郁症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抑郁性神经症
又称抑郁型神经官能症,是一种较轻型的抑郁症。它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状态,常伴有神经衰弱的许多症状,其预后较良好。
2.继发性抑郁症
(1)继发于某些精神障碍;(2)继发于肝炎、流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阿狄森氏病等躯体疾病;(3)继发于利血平、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
3.隐匿性抑郁症
躯体症状十分明显,可涉及各个系统,但以疼痛为主诉者较常见,隐藏很深的抑郁症状反被掩盖了,如不警惕可长期误诊。
4.更年期忧郁症
首次发病在更年期,常以某些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为诱因,多有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临床症状以焦虑抑郁为主,智能良好。
5.产后抑郁症
其特点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抑郁症的表现
从情绪、认知、行为以及躯体症状上来看,抑郁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表现:
情绪症状:
以抑郁状态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掺杂着悲伤、寂寞、暗淡、消沉、无望、讨厌自己等心情。这样的心情往往是自己一个人烦恼,而别人都不知道。如果症状加重,会出现严重的焦虑。
认知症状:
自信心下降,感到自卑,自我评价过低。否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否定自己的优点,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不足。
自责自罪观念。即使对于不存在的过错也产生自责,折磨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生存的必要,对他人是一种拖累;
自杀观念及行为。认为自己活在世上对社会和家人无所贡献,还给人们增加负担,还是死了好。
注意障碍。注意焦点集中在抑郁心境体验及病态观念体验上,外界事物,以及特别与妄想观念有关的事物亦引起其注意。但因为心情抑郁,出现注意缓慢,不易转移到工作学习生活上。
记忆障碍。由于注意力固定于内心抑郁体验,病态观念的体验不易注意到日常生活客观需要记住的事物上,加之注意兴奋集中的缓慢,思维联想的缓慢,故易引起瞬时记忆近记忆的减退。有的甚至可以对熟悉之人和事感到生疏感,疏远感。对于不愉快的事件记忆比较清楚,且容易回忆起。
行为症状:
兴趣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减退,懒得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简单的事情也不能决断。严重时什么也不说,处于沉默状态。
社交退缩,生活慵懒,对日常个人仪表,衣着,起居饮食,个人卫生等均懒于讲究整理。
精力或体力下降,突出表现易疲劳感,全身无力。稍微干点活,即使做些家务活,也感到疲惫不堪。
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难以人睡、睡眠中断、早配失眠等;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感、口内不适感,味觉异常、烧心、打隔、腹部膨满感。 各种疼病重感、胸腹背病感、关节痈四肢痛、筋肉痛。
其他植物神经症状:
呼吸系统:过度呼吸综合症、叹气、呼吸困难胸部憋闷感。
循环系统:频脉、心悸、心跳亢进、胸部不适感和压迫感、心绞痛样发作。
泌尿系统:尿频、小便不净感等感觉。
其他:口渴、出汗、盗汗、眩晕、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