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作诗,爱收藏,爱研究心理学;时常开讲座,还配经济人……在众多哥中,张松春可谓是一朵“奇葩”。在其自己眼中,他不仅是研究心理学的出租车司机,更是开出租车的心理按摩师,而车厢就是移动的心理咨询室,是搜集案例的绝佳土壤,他的学问则叫做车厢心理学。而这个五一,张松春在多次获得“上海五一劳动奖”之后,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
96本乘客留言簿成为讲座案例
“劳动节快乐。看你赶车的情形,应该是假日值班吧,一工抵三工,不错哈。”昨天的第一笔生意,张松春拉了一位上班的白领。乘客刚坐进车厢,老张就来了一句问候,紧接着的调侃更是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攀谈中,老张了解到,这位乘客来自武汉,在上海打拼了十多年,是“新上海人”,于是他就外来劳动者在上海打拼展开了话题。
一路聊下来,老张在接近终点时抛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新上海人,就是在文化、生活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认同上海,并且已经或者正在努力融入这座城市的外来劳动者。”而这个观点获得了乘客的认同,最终对方欣然在老张的留言簿上写道:“在上海奋斗十几年,有苦有甜,这城市给我带来许多快乐,我非常感谢她,也很荣幸成为其一份子。愿我们上海明天会更好。”
说到留言簿,这已经是老张的第96本。这些留言在别人眼里可能不起眼,但在他眼中却是宝贝,“这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常会拿出来看看,每一段留言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有时自己看了都会落泪。”而每一个留言背后都是一个心理案例,在老张的讲座中,他随时可以信手拈来。“这些案例,比大学里的教授们研究的材料要来得更为直接,也更为丰富。我把我的研究,叫做车厢心理学。”
没有利益牵扯 车厢容易听到真话
老张举了个例子说,不久前的一个凌晨,他在浦东金桥拉了两个刚下夜班的女白领,双方一坐进车厢就互相诉说各自在工作中的苦处。他听了一会,冷不丁冒出一句:“你们是在吐槽吧,吐槽可是要找准对象和场合的哦。”瞬时间,车厢内安静了下来,两个乘客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两人就如何诉苦与老张进行探讨,并将自己工作中的烦恼一股脑倒了出来。
张松春告诉记者,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面临着很多烦恼,有的人将其深埋在心中,也有人会找人倾诉,但找同事倾诉明显不合适,找家人则怕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而出租车中,面对的是素不相识的司机,“一个人两次坐进同一个车厢的概率极低,而与司机之间也没有利益牵扯,只要找到合适的倾诉点,车厢也就成为最容易听到真话的场合。”
“快餐心理学”法激发乘客热情
也许有人会问,出租车做一单生意时间并不长,如何让乘客进入聊天状态并写下留言呢?老张自有一套“快餐心理学”法,按照其自己说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与乘客的距离,将乘客的热情激发出来,打个短、平、快。之后在双方的攀谈中,很容易就找到倾诉点,大家就开始一路畅聊,甚至有人到了终点不愿意下车。“上次有个乘客,原本46块钱就到了,但他还想聊下去,就让我继续开继续聊,最终打了186块。”
爱作诗、爱收藏 开讲座、有经纪人
由于研究车厢心理学,张松春最喜欢的就是看书。心理的、哲学的,都是他常备身边的书籍,开车空下来就拿出来翻一翻,看到精彩处还会用笔圈出来,并在边上写下心得。同时,他还非常喜欢作诗,被称为“诗人的哥”。
张松春收藏了300多块各具特色的石头,这是他在28年时间里“淘”来的宝贝。出车归来,一觉睡醒,他就在自己的“醉石斋”里品茶赏石,自得其乐。他说,他喜欢石头,是因为从小爱读唐诗宋词,而后来发现,奇石的意境与古典诗词的意境往往是非常契合的。他以一首七律来反映他的意趣和心境人近五十已是秋,沧桑不改奇石求。悟道自然天地师,勉学修性品上流。花开云舒把酒望,笑眉贵贱轻烟走。天人合一超俗尘,醉石斋里也风流!
此外,张松春近日与某讲座网签约,作为其固定嘉宾。由此,他也就成为全国唯一有经纪人安排讲座出书的出租车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