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成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家族调查显示,焦虑症患者的近亲发病率为15%,是一般人群的3倍;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这些数据都表明,焦虑症通过遗传能够增加患有该病的几率。另外,也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易感素质也是由遗传决定的。
2.生物学因素 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神经解剖,神经生理和神经生化的研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环路、海马、豆斑核及大脑颞均参与了焦虑情绪体验,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系统参与了焦虑的发生过程。 脑电图研究资料表明焦虑病人的α节律较正常对照组少,且α活动多在较高频率范围,提示焦虑病人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乳酸学说认为乳酸盐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有氧代谢异常、β肾上腺能活动亢进、外周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使有焦虑倾向者产生焦虑表现。自主性功能失调假说提出,某些迹象表明惊恐障碍病人的发病可能与自主性神经系统有关。绝大多数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
3.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症的发生与人们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或是负性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冲突、生活压力过大,家人生病等因素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家庭功能不佳,冲突多、沟通少、家人间过度干涉、问题解决能力差的家庭也易造成焦虑症的产生或是恶化。
4.患者的个性特征 焦虑症的发生还与患者的一些个性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神经质倾向高、容易紧张担心,以及认知上过于消极,消极预期过强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焦虑状态。
焦虑症的分类
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 neurosis),简称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与正常人的焦虑不同,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且经过检查证实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基础。 焦虑症多数在中、青年期起病,以40岁以前发病为多见,男女比例为2:3。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症在一般居民中的发病率为2%,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 焦虑症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
1.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又称普遍性焦虑或慢性焦虑症。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觉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
2.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panic attack)又称急性焦虑症。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是发作性的,并具有不可预测性,发作不限于任何特殊的处境,也没有特殊的诱因,发作的间歇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以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发作来得很突然,出现严重的植物功能障碍:剧烈心跳,胸痛,咽喉部有阻塞感和窒息感,头晕,全身发麻和针刺感,呼吸快而浅等。与此同时,病人有强烈的恐怖,可有短暂的人格解体体验,常有死亡迫在眉睫的恐怖,或者害怕自己会发疯。有些病人惊恐发作后卧床不起,诉衰弱无力,尤其一身冷汗最为典型。间歇期请病人叙述上次发作的经过,可以出现一幅清晰的临床相。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一月可数发,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焦虑症的表现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三大症状:
1.病理性焦虑情绪 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和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焦虑症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2.躯体不适症状 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 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3.精神运动性不安(简称精神性不安) 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焦虑症的其他症状: 1)伴焦虑心情的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在可辨认的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发生后三个月以内出现的一种适应不良反应:适应不良的反应持续不超过六个月、不符合另外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也不符合正常居丧期痛苦的但属正常的心情。如果病人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紧张、烦恼、不安,那么,便可诊断为伴有焦虑心情的适应性障碍、如果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或其他情绪的结合,则诊断为伴有混合性情绪特点的适应性障碍。 2)恐怖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3)强迫症 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意识不到心理因素的存在。 |